第一届网络与智能技术前沿论坛

第一届网络与智能技术前沿论坛 暨 CCF 互联网专委会走进复旦大学

Colocated with APNet’25

举办时间:2025 年 8 月 6 日 9:00 - 18:00

举办地点: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学科二号楼 E1006

主办单位:CCF互联网专委会、APNet 2025 组委会

承办单位:复旦大学

协办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论坛主席:徐扬(复旦大学)、田臣(南京大学)

论坛指导委员会:苏金树(军事科学院)、陈凯(香港科技大学)、王新(复旦大学)

距开始还有 00 小时 0 分钟 0

论坛注册免费。名额有限,注册需审核
注册截止时间 2025 年 8 月 4 日 20:00

论坛简介

第一届网络与智能技术前沿论坛汇聚当下网络与智能计算领域最前沿的探索与最热门的话题,旨在搭建一个兼具学术前瞻与产业活力的高端交流平台。本次论坛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和创新引领者,围绕智能网络的未来图景、算力赋能的智能世界、万物互联的融合生态,以及如何用更智慧、更高效的手段守护网络安全等一系列前沿课题展开精彩分享与互动讨论。与会者将有机会与行业顶尖大咖面对面,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共同洞见智能时代的无限可能,激发网络创新的新思维、新模式与新未来。

特邀讲者

单击查看报告详情

苏金树教授

苏金树

教授

军事科学院

×

个人简介

苏金树,973首席科学家。军委装备发展部某专业组副组长。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荣誉主任。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CCF 王选奖。是我国计算机网络学术带头人之一,建立了高性能高安全网络的理论方法、核心技术和系统装备的技术体系,牵头研制成功了多款代表国家水平的高性能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和新型网络系统等。在属性网络体系结构、互联网核心路由器、跨域网络安全路由、超级计算网络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造性贡献,推动了我国高性能网络技术与装备发展和行业进步,为提高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自主可控程度、网络空间安全做出重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会议发表论文200多篇。

低空智联网体系结构探索

随着互联网技术普及和深化,衍生了移动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多种形态网络。网络进入深度联网时代,随着低空经济发展,可以相信覆盖低空,地面和水面,为低空万物提供互联的网络将会应运而生。本报告旨在探索抛砖引玉,首先提出低空智联网体系结构,讨论需要建立的核心架构和攻克的关键技术;其次告前期对低轨卫星互联网探索的实践情况。

金海教授

金海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

个人简介

金海,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会士,IEEE Fellow。全球计算联盟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十三五”“云计算与大数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副组长、“十四五”“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组长。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与分布式处理等、云计算与大数据。

智能算力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算力网是支撑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国家级算力基础设施可实现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大型异构算力互联互通、协同调度与高效计算,支撑我国“数字经济”和“东数西算”等重大战略。报告通过分析从网格计算到算力网发展的历史演进,探讨了分布式系统技术发展的趋势,介绍了中国算力网的总体规划及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智能算力网络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验证”的进展。

金闽伟

金闽伟

数通产品线
技术规划部部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个人简介

待补充个人简介内容...

智能化路由器的演进与技术挑战

生成式AI的发展加速人们进入智能时代,运营商纷纷启动AI+战略,重塑产品和服务体系,从传统的带宽经营模式逐步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价值经营转型。面对智能化的浪潮,网络/网元面向未来如何演进,网络设备厂商应如何把握AI带来的基于和挑战?本议题将分享华为在智能化网络/网元方面的最新研究与实践,并发布面向未来AI Native时代的关键挑战课题,助力业界共同探索网络智能化演进之路。

王兴伟教授

王兴伟

教授

东北大学

×

个人简介

王兴伟,博士,东北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辽宁省智能互联网理论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辽宁省创新团队负责人,兴辽计划特聘教授,辽宁省优秀教师,沈阳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编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辽宁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在IEEE Trans等期刊和IEEE INFOCOM等著名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9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7项。

基于联邦学习与区块链的知识定义网络架构

面对当前网络环境的高度动态性与去中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赋予网络系统自学习、自适应与自调整的能力,已成为提升整体网络性能的关键课题。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联邦学习与区块链的知识定义网络架构KDN-FLB(Knowledge-Defined Networking through Federated Learning and Blockchain),旨在为网络中的知识共享与隐私保护等关键问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系统阐述了KDN-FLB的核心组成、架构设计、运行流程及典型应用场景,并进一步分析了KDN-FLB在当代网络应用中的潜在优势、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前景,旨在推动其在大规模、动态、去中心化网络环境中的智能化演进。

李楠

李楠

数通产品线
转发算法Lab主任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个人简介

待补充个人简介内容...

基于可编程平台的网络创新

本报告介绍华为NE8000系列可编程路由器平台,包括硬件规格与能力、可编程报文处理引擎架构与相关的协处理器、用户友好的编程语言等。本次报告也将分享华为基于当前可编程平台在网络数据面创新中的多项实践,包括千万级大流表、毫秒级微观测量、数据面AI等领域等。

徐恪教授

徐恪

教授

清华大学

×

个人简介

徐恪,清华大学英诺讲席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是中国电子学会会士,IEEE Fellow。在安全四大顶会和网络与安全领域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USENIX Securiy 2023,2024和NDSS 2025杰出论文奖等多项论文奖励。

高性能智能流量检测研究进展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主权和经济发展。随着网络流量激增和攻击手段不断升级,传统检测方法正面临严峻挑战。依托智能硬件和先进算法的高性能智能流量检测技术,正成为应对加密威胁和复杂攻击、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手段。本报告从高效架构、硬件实现以及新型智能模型等多个角度阐述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具体地,在架构层面,通过NetBeacon、BoS、Pegasus等方法,递进式实现了决策树、二值RNN模型和通用智能模型在数据平面的高效部署,构建了通用、可扩展的数据面深度学习推理框架。并且,研制了新型硬件基础设施,在保持高速转发性能的同时提供精准智能检测能力。在模型方面,通过自监督预训练方法构建流量大模型,充分利用大量未标注的流量数据,显著提升了流量检测和协议理解能力。并且,针对智能方法可解释性不足的缺陷,提出高效黑盒对抗方法,以主动对抗的方式发现智能模型自身缺陷,为智能流量检测模型的鲁棒性测试设定了新基准。

吴帆教授

吴帆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

个人简介

吴帆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教授、常务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在移动端智能计算、大小模型协同、无线网络等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先后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等5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7次国际学术会议论文奖。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

移动端轻量化智能计算

随着手机、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在计算、存储等方面能力的大幅提升,在移动端设备上进行智能化的数据处理(例如特征计算、模型推断和训练)成为新趋势。本报告将会追寻端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分享我们团队在端侧智能推理、大规模联合学习以及端云协同分布式智能支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谢鲲教授

谢鲲

教授

湖南大学

×

个人简介

谢鲲,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优秀硕士生导师,长沙市“巾帼建功”标兵,湖南大学岳麓学者,湖南大学科研标兵。谢鲲教授现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计算”主任,同时担任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网络测量、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

智能网络管理中的数据面微观测量与异常检测

在现代高速网络中,微秒级的流量突发与速率波动对拥塞控制、调度策略和异常响应机制带来严峻挑战。本报告回顾了当前主流的数据面微观测量方法,重点介绍具备微秒级分辨率的流量测量与智能异常检测算法,为精细化网络管理与智能化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张一鸣教授

张一鸣

教授

NICE Lab

×

个人简介

张一鸣,大规模网络智能计算实验室(NICE Lab)主任。担任中国计算机系统大会(ChinaSys)主席、IEEE Trans. Computers编委等。长期从事网络智能计算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制。相关成果获CCF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FAST’23最佳论文奖等。

Optimizing Networked Storage: from Applications to OS

面向AI计算的网络存储是目前工业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报告介绍了近期存储优化领域的重要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对象存储元数据聚合、GPU伴生文件系统等。

论坛日程
时间 内容 报告人
9:00-9:30 论坛签到
9:30-9:50 开幕致辞
9:50-10:20 低空智联网体系结构探索 苏金树(军事科学院)
10:20-10:50 智能算力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金海(华中科技大学)
10:50-11:10 茶歇
11:10-11:40 智能化路由器的演进与技术挑战 金闽伟(华为公司)
11:40-12:10 基于联邦学习与区块链的知识定义网络架构 王兴伟(东北大学)
12:10-14:00 午餐
14:00-14:30 基于可编程平台的网络创新 李楠(华为公司)
14:30-15:00 高性能智能流量检测研究进展 徐恪(清华大学)
15:00-15:30 移动端轻量化智能计算 吴帆(上海交通大学)
15:30-15:50 茶歇
15:50-16:20 智能网络管理中的数据面微观测量与异常检测 谢鲲(湖南大学)
16:20-16:50 Optimizing Networked Storage: from Applications to OS 张一鸣(NICE Lab)
16:50-18:00 Panel